易经六十四卦占卜术注释 二
来源:
|
作者:heyixw
|
发布时间: 2019-10-06
|
5560 次浏览
|
分享到:
【译文】《彖辞》说:需,意思是等待。危险在前,人有刚健之德,不会贸然陷入危险之中,照理也不至于困窘穷迫。“需卦具有诚信、正大、通达、贞正的品德”,因为九五之爻处在上卦的中位,具备至中至正的本性。所以有利于涉水渡河,所往必有功。
易经六十四卦占卜术注释 二
水天需第五
【原文】需①:有孚②,光亨,贞吉③。利涉大川。
【译文】需卦:抓到俘虏。大吉大利,吉利的卜问。有利于涉水渡河。
【注释】①需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乾下坎上)。需的下卦为乾,乾为天,上卦为坎,坎为云。天空浮云积聚,正是降雨在即之象。所以卦名为需。需,等待。需,从雨从而。而是天宇的隶变。需从天雨亦与卦象相吻合。②孚,俘的本字。《周易》多处“有孚”,多指抓到俘虏。③光,借为广。光亨,贞吉,贞兆辞。
【原文】《彖》曰:需,须也①。险在前也,刚健而不陷,其义不困穷矣。“需:有孚,光亨,贞吉”②,位乎天位③,以正中也。利涉大川,往有功也。
【译文】《彖辞》说:需,意思是等待。危险在前,人有刚健之德,不会贸然陷入危险之中,照理也不至于困窘穷迫。“需卦具有诚信、正大、通达、贞正的品德”,因为九五之爻处在上卦的中位,具备至中至正的本性。所以有利于涉水渡河,所往必有功。
【注释】①需,《彖辞》释为须,犹待也。②《彖辞》释“孚”为忠信,光为正大,亨为通达,贞为中正。与经意有别。③位乎天位,《彖辞》此解依九五爻象、爻位为据。需的下卦为乾,乾为天,九五居上卦中位,处天之上,故曰位乎天位。
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云上于天,需。君子以饮食宴乐。
【译文】《象辞》说:需的上卦为坎,表示云;下卦为乾,表示天。云浮聚于天上,待时降雨是需卦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可以宴饮安乐,待时而动。
【原文】
初九:需于郊①,利用恒②,无咎。
《象》曰:需于郊,不犯难行也。利用恒,无咎,未失常也。
【译文】
初九:在郊外等侯,应该照旧等待下去,没有危险。
《象辞》说:在郊外等候,是说不能冒险前进。照旧等待下去,没有危险,这是因为待机而动没有违反正常的原则。
【注释】
①需,等待,停驻。②用,于。利用恒,犹言利于长久等待。
【原文】
九二:需于沙,小有言①,终吉。
《象》曰:需于沙,衍在中也②。虽小有言,以终吉也。
【译文】
九二:在沙地上等待,稍微有过错,最后还是吉利的。
《象辞》说:在沙地上等待,沙地软柔难通行,将有延误事机之失,这过失在自身。虽然稍微有过错,最后的结果还是好的。
【注释】
①沙,沙地。沙地难行。需于沙,喻指人处于待机之时而陷入不能迅速反应之境。言,借为愆,错误。②衍,孔广森说:“衍,借为愆”。中,这里指自身。
【原文】
九三:需于泥①,致寇至②。
《象》曰:需于泥,灾在外也。自我致寇,敬慎不败也③。
【译文】
九三:在泥淖中等待,把强盗招引过来。
《象辞》说:在泥淖中等待,泥淖污秽,环境险恶,灾难就在附近。由自己招致了强盗,但郑重谨慎,随机应变,就可不受损伤。
【注释】
①泥,泥淖之地。需于泥,喻指人不善择地,身处险恶之境,将会招来意外之祸。②致,招致,招惹。③敬,郑重。
【原文】
六四:需于血①,出自穴。
《象》曰:需于血,顺以听也。
【译文】
六四:起初在血泊中滞留,后来从凶险的陷阱中逃脱出来。
《象辞》说:在血泊中滞留,坐等不测的命运降临,六四之爻处在九五之爻的威逼之下,只得顺从强者,听从摆布。
【注释】
①血,血污之地。需于血,喻指人身陷万死之地。
【原文】
九五:需于酒食①,贞吉。
《象》曰:酒食贞吉,以中正也。
【译文】
九五:在酒宴上等待,这是吉利的占兆。
《象辞》说:有酒有肉,吉利之兆,因为九五之爻处于上卦中位,象征其人有中正的品德,自能择善而居,处优容之境。
【注释】
①酒食,这里指酒宴之上。比喻人处境优容,升腾待时。
【原文】
上六:入于穴,有不速之客三人来①,敬之,终吉。
《象》曰:不速之客来,敬之,终吉②。虽不当位③,未大失也。
【译文】
上六:进入地穴式的房屋,有三位不速之客来到,恭敬地接待他们,结果是吉利的。
《象辞》说:不速之客来了,恭敬地接待他们,结果是吉利的。因为全卦阳刚过甚,逼压阴柔,但是上六处阴位,位置合适,所以有惊无险,没有大的损失。
【注释】
①速,召请,延请。不速之客,犹言不请自来的客人。②王念孙说:“吉下当有也字”。③虽不当位,高亨说:“按上六是阴爻,居阴位,正是当位,可见传文有误。疑虽当读为唯。不当作其。篆文其作*,不作*,形近相误”。此说甚是。
天水讼第六
【原文】讼①:有孚②,窒惕③,中吉,终凶。利见大人,不利涉大川。
【译文】讼卦:虽有利可图(获得俘虏),但要警惕戒惧。其事中间吉利,后来凶险。占筮得此爻,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,不利于涉水渡河。
【注释】①讼,卦名。本卦是异卦相叠(坎下乾上)。讼卦上卦为乾,乾为天;下卦为坎,坎为水。《集辞》引荀爽说:“天自西转,水自东流,上下违行,成讼之象”。此言以物象而喻人事,如果人与人相舛,必生争讼。讼,《说文》:“讼,争也。”②孚,古俘字。易卦贞事辞本属实际事务的零散记录,后来拾掇成文,上下文多隔阂难通,为将此断烂文字释读通顺,译文稍加添补。③窒,借为恎。《广雅?释诂》二:“恎,惧也”。窒惕,犹言惧警惕。

【原文】《彖》曰:讼,上刚下险,险而健,讼。“讼:有孚①,窒惕,中吉”,刚来而得中也②。“终凶”,讼不可成也。“利见大人”,尚中正也。“不利涉大川”,入于渊也。
【译文】《彖辞》说:《讼》:上卦为乾,乾为刚,下卦为坎,坎为险。为人外刚健而内阴险,这是喜斗好争之性,亦是讼的卦象。“讼卦辞说:人虽有诚信之德,但须警惕戒惧,之所以中间吉利”,因九五、九二之爻居于上下卦的中位,象征刚健之人得中正之道。“后来凶险”,因为诉讼终不获胜。“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”,因为九五、九二之爻象表明其人得中正之道,必获贵人之助。“不利于涉水过河”,恐怕坠入深渊。
【注释】①《彖辞》释“孚”为诚信。②刚,指九二,九五之爻,阳性,为刚,所居分别为下卦中位,上卦
中位,故又曰“得中”,喻人有刚健之性而得中正之道。
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天与水违行,讼。君子以作事谋始。
【译文】《象辞》说:上卦为乾,乾为天;下卦为坎,坎为水,天水隔绝,流向相背,事理乖舛,这是讼卦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以杜绝争讼为意,从而在谋事之初必须慎之又慎。
【原文】
初六:不永所事①,小有言,终吉。
《象》曰:不永所事,讼不可长也。虽小有言,其辩明也。
【译文】
初六:做事不能持之以恒,稍有过错,最后还是吉利的。
《象辞》说:做事不能持之以恒,说明官司不可能长久打下去。虽然稍有过错,但争讼双方的是非曲直终将辨别清楚。
【注释】
①永,久,持久。
【原文】
九二:不克讼①,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③。无眚②。
《象》曰:不克讼,归逋,窜也。自上讼下,患至掇也④。
【译文】
九二:讼事失败,归到采邑,三百户奴隶逃亡。没有大的灾祸。
《象辞》说:讼事失败,逃窜回家,这是躲避反讼。小官与大官争讼,败讼而归,势在必然。幸好灾难没有进一步扩大。
【注释】
①克,成功,胜利。不克,犹言失败。②逋,逃亡。邑人,指邑中奴隶。③眚,灾祸。④掇,借为辍,止。
【原文】
六三:食旧德①。贞厉②,终吉。或从王事,无成。
《象》曰:食旧德,从上吉也③。
【译文】
六三:依赖先人遗业过活。卜问得险兆,但最后是吉利的。但是,如果服务于王事,谋取利禄,却不会成功。
《象辞》说:依赖先人遗业过活,因为六三爻象表明,居于九四之下,只有凭借祖上余荫才获吉利。
【注释】
①旧德,先人遗业。食旧德,喻指失势贵族依赖先人遗业过活。②贞厉,贞兆辞。贞,卜间。厉,艰难。③上,先人,祖上。
【原文】
九四:不克讼,复即命渝①。安贞②,吉。
《象》曰:复即命渝,安贞不失也。
【译文】
九四:讼事失败,败讼回家,服从判决。卜问平安,得吉利之兆。
《象辞》说:败讼回家,服从判决,安守本分,不失正道。
【注释】
①复,返回。即,服从。渝,当读为谕。《说文》:“谕,告也”。命渝,这里指判决。②安贞,贞安之倒装。犹言卜向平安。《彖辞》释“安”为恪守,释“贞”为中正。与经意有出入。
【原文】
九五:讼,元吉。
《象》曰:讼元吉,以中正也。
【译交】
九五:争讼,筮遇此爻,大吉大利。
《象辞》说:争讼而大吉大利,因为九五之爻居上卦的中位,像人守中正之道。
【原文】
上九:或锡之鞶带①,终朝三褫之②。
《象》曰:以讼受服,亦不足敬也。
【译文】年樟踢予人以绅带,但不满一天,
上九:王侯赐予人以绅带,但不满一天,三次赐予三次革夺。
《象辞》说:某人因为讼事而得到赐予绅带的殊荣,这不是值得尊敬的事。
【注释】
鞶(pán盘)带,皮革制威的腰带,大夫以上的官员始得系之。②终朝,犹言终日,即一整天。褫(chǐ齿),剥夺。
地水师第七
【原文】师①。贞丈人吉②,无咎。
【译文】师卦:占问总指挥的军情,没有灾祸。
【注释】①师,卦名。本卦是异卦相叠(坎下坤上)。本卦下卦为坎,坎为水;上卦为坤,坤为地。地下有水,数量无穷,水流所向,随势而行。这正是军旅之象,所以卦名日师。②丈人,李镜池说。“丈人,军队的总指挥。丈,古文作从手持杖形*,执杖指挥,也即杖本字”。
【原文】《彖》曰:师,众也。贞,正也。能以众正,可以王矣。刚中而应①,行险而顺,以此毒天下②,而民从之,“吉”又何“咎”矣。
【译文】《彖辞》说:师,是众多的意思。贞,是中正的意思。能够使正人归于正道,就可以成就王业。九二之爻居于下卦中位,叫做“刚中”,其余五阴爻和应一刚爻,叫做“应”。下卦为坎,坎表示险,上卦为坤,坤表示顺,所以又有“行险而顺”之象。以卦象所喻示的道理督治天下,百姓就会服从。这是吉祥之象,哪有什么灾祸呢?
【注释】①刚中而应,此以九二爻象、爻位为据,九二阳爻,性刚,而居下卦中位,故曰刚中。应,和应。②毒,《释文》引马云。“毒,治也”。俞樾说:“毒,读为督,治也”。
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地中有水,师。君子以容民畜众①。
【译文】《象辞》说:下卦为坎,坎为水;上卦为坤,坤为地,像“地中有水”,这是师卦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取法于容纳江河的大地,收容和畜养大众。
【注释】①容民畜众,同义异文,犹言收容、蓄养大众。
【原文】
初六:师出以律①,否臧②,凶。
《象》曰:师出以律,失律凶也。
【译文】
初六:整军出战全凭纪律,不遵守纪律就会有凶险。
《象辞》说:整军出战全凭纪律,失去纪律的约束就会带来凶险。
【注释】
①师,师旅,军队。律,纪律。②否,汉帛书《周易》作“不”。臧,高亨说:“臧,读为遵。”否臧,犹言
不遵守纪律。
【原文】
九二:在师中,吉,无咎。王三锡命①。
《象》曰:在师中,吉,承天宠也②。王三锡命,怀万邦也③。
【译文】
九二:主帅身在军中指挥,吉利,没有灾难。君王三次颁命嘉奖。
《象辞》说:主帅身在军中指挥,吉利,因为得到上天的宠爱。君王三次颁命嘉奖,因为主帅能怀徕万国。
【注释】
①锡,借为赐。赐命,即颁命嘉奖。②承,接受。天宠,上天的眷爱保佑。③怀,《尔雅?释言》:“怀,来也。”即怀柔招来。邦,国。
【原文】
六三:师或舆尸①,凶。
《象》曰:师或舆尸,大无功也。
【译文】
六三:军队出征,有人载尸而归,这是凶险之兆。
《象辞》说:军队出征,有人载尸而归,这是前方吃了败仗。
【注释】
①舆,车辆。这里用动词,意车载。
【原文】
六四:师左次①,无咎。
《象》曰:左次无咎,未失常也。
【译文】
六四:军队在左边扎营,没有危险。
《象辞》说:军队在左边扎营,没有危险,因为军队驻扎或左或右,唯视地理环境、敌我形势而定,并没有违背行军常道。
【注释】
①次,驻扎。《左传?庄公三年》:“凡师一宿为舍,再宿为信,过信为次。”左次,犹言较长时间内将军队驻扎在左边。
【原文】
六五:田有禽①,利执言②,无咎。长子帅师,弟子舆尸,贞凶。
《象》曰:长子帅师,以中行也③。弟子舆尸,使不当也。
【译文】
六五:打猎时获得猎物,作战中捕获俘虏,没有灾祸。长子指挥军队,次子战败阵亡,这是凶险的贞兆。
《象辞》说:以长子指挥军队,这是依正道行事。次子战败阵亡,这是因为差遣不当。
【注释】
①田,通畋,打猎。禽,鸟兽总名。②言,闻一多谓当读为讯。执言,犹执讯,即执俘。③中,正道。以中行,犹依循正道行事。此以六五爻象,爻位为据,六五居上卦中位。像人行中正之道。
【原文】
上六:大君有命,开国承家①。小人勿用。
《象》曰:大君有命,以正功也。小人勿用,必乱邦也。
【译文】
上六:国君颁发命令,有人被封为诸侯,享有封国,有人被封为大夫,享有采邑。但是不要重用无才无德的小人。
《象辞》说:国君颁发封赏功臣的命令,这是论功行赏。不要重用无才无德的小人,因为小人必定覆国乱邦。
【注释】
大君,国君。国,这里与邑同义。开国,犹言封邑,即分封诸侯,便有封邑。家,卿大夫采邑。承家,即分封大夫,便有采邑。
水地比第八
【原文】比①:吉。原筮②,元永贞③。不宁方来④,后夫凶⑤。
【译文】比卦:吉利。同时再卜筮,仍然大吉大利。卜问长时期的吉凶,也没有灾祸。不愿臣服的邦国来朝,迟迟不来者有难。
【注释】比,卦名。本卦是异卦相叠(坤下坎上)。捌上卦为坎,坎为水;下卦为坤,坤为地。水附大地,地纳江海,这是互柑依赖亲密之象,所以卦名比。《说文》:“比,密也。”②原筮,一称并筮,即同时再占。《广雅?释言》:“原,再也。”古时占卜之法,有三人同占者,则取决于多数。《书?洪范》:“立时人作卜筮,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。”③元下当有亨字。《左传》昭公七年即引作“元亨”。元(亨)永贞,皆贞兆辞。④方,邦国。不宁方,犹言不愿臣服的邦国。⑤后夫,这里指迟迟不来的诸侯。
【原文】《彖》曰:比,吉也。比,辅也,下顺从也。“原筮,元永贞,无咎也。”以刚中也①。“不宁方来”,上下应也②。“后夫凶”,其道穷。
【译文】《彖辞》说:比卦吉利。比,意思是辅佐,下属顺从上司。“再次卜筮,大吉大利,卜问长时期的吉凶,没有灾祸。”因九五之爻居于上卦中位,像君王有中正之德。“反侧不安的诸侯来朝”,因为众阴爻围绕一阳爻,象征众诸侯拥赞王朝。“迟迟不来者有难”,因为形势十分被动。
【注释】①以刚中也,此以九五爻象、爻位为据。九五为阳爻,为刚,居上卦中位,所以说刚中。②上下应也,此以全卦之象为据,本卦九五阳居最尊之位,其余五阴爻围绕于它,所以说群阴应刚,上下相应。
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地上有水,比。先王以建万国,亲诸侯。
【译文】《象辞》说:下卦为坤,上卦为坎,坤为地,坎为水,像地上有水,这是比卦的卦象。先王观此卦象,取法于水附大地,地纳江河之象,封建万国,亲近诸侯。
【原文】
初六:有孚,比之①,无咎。有孚,盈缶②。终来有它③,吉。
《象》曰:比之初六有它,吉也。’
【译文】
初六;捕获俘虏,安抚他们,没有灾难。捕获俘虏,满盆满罐的酒饭招待他们。虽然可能有意外之患,但最后是吉利的。
《象辞》说:筮遇初六之爻,虽有意外之患,但最后是吉利的。
【注释】
①孚,古俘字。比,亲近,安抚。②缶,瓦盆、瓦罐之类。盈缶,这是装满酒给俘虏吃。③来,当作未。于省吾说:“来,疑未字之讹。古文,来未二字形近。终未有它,故言吉也。”它,意外,变故。
【原文】
六二:比之自内①,贞吉。
《象》曰:比之自内,不自失也。
【译文】
六二:内部和睦团结,卜闻得吉兆。
《象辞》说:内部和睦团结,就不会失掉民心。
【注释】
①比,团结。比之自内,内部团结统一。
【原文】
六三:比之匪人①。
《象》曰:比之匪人,不亦伤乎?
【译文】
六三:跟败类狼狈为奸。
《象辞》说:跟败类狼狈为奸,不是很可悲吗?
【注释】
①比,阿比?指狼狈为奸。匪人,不正派的人,即败类。
【原文】
六四:外比之①,贞吉。
《象》曰:外比于贤,以从上也。
【译文】
六四:跟外邦联盟亲善,卜问得吉兆。
《象辞》说:外部亲附于贤明的国君,像臣下服从君上。
【注释】
①外,外部,指邻国,邻邑等。
【原文】
九五:显比①。王用三驱,失前禽②,邑人不诫③,吉。
《象》曰:显比之吉,位正中也。舍逆取顺,失前禽也④。邑人不诫,上使中也⑤。
【译文】
九五:普遍的和洽。君王采用三面包围的方法狩猎,网开一面,有意放走逃奔的野兽。老百姓对君王狩猎毫不惊惧。筮遇此爻吉利。
《象辞》说:普遍的和洽是吉利的,因为九五之爻处于上卦中位,像人守中正之道。放走向前奔逃的,猎取迎面奔窜的,这就是“失前禽"的缘故。老百姓对君王狩猎毫不惊惧,因为君王平时行事端正。
【注释】
①显,外表,这里意为广泛,普遍。②“王用”二句,君王命卫队从左右后三方将野兽驱赶集中,只留下前
面一条路,让野兽奔逃。③邑人,这里指猎区的老百姓。诫,借为骇。俞樾《群经平议》引《周礼》,“鼓皆诫。”《释文》:“诫,本作骇。”④“舍逆”二句,舍,放弃。取,猎取。逆,背向。顺,面向。君主狩猎,舍弃转身逃窜的,捕杀迎面奔窜的,所以放走那些朝缺围方向奔跑的野兽。⑤上,君上。使,役使,差遣。中,正当、合理。
【原文】
上六:比之无首①,凶。
《象》曰:比之无首,无所终也。
【注释】
①比之无首,互相阿比,但勾心斗角,谁也不服谁。
【译文】
上六:小人朋比为奸,勾心斗角,无法形成一个团结的中心,这是非常危险的事。
《象辞》说:小人朋比为奸,勾心斗角,无法形成—个团结的中心。当然没有好下场。
风天小畜第九
【原文】小畜①:亨。密云不雨,自我西郊②。
【注释】①小畜,卦名。本卦为异卦相叠(乾下巽上)。本卦下卦为乾,乾为天;上卦为巽,巽为风。有和风满天,风调雨顺之象,所以卦名为小畜。畜,《说文》重文作*,从田从兹。兹,益也。又解为“草木多益也”。可知畜为谷物滋生,草木茂盛之意。②卦辞以云气积聚,雨水未悻比喻所占之事正在酝酿当中。
【译文】小畜卦:吉利。在西郊一带浓云密布,但雨没有下来。
【原文】《彖》曰:小畜,柔得位而上下应之①,曰小畜,健而巽,刚中而志行,乃亨②。“密云不雨”,尚往也③。“自我西郊”,施未行也。
【注释】①“柔得位”句,此以六四爻象、爻位为据。六四阴爻为柔而居阴位,是为柔得位。本卦其余五爻为阳爻,为刚,围绕六四,所以说上下应之。②。“健而巽”三句。此以全卦卦象为据。九二阳爻为刚,居下卦中位,九五阳爻为刚,亦居上卦中位,所以说“刚中”。③尚,读为止。尚往,犹言上行、上升。
【译文】《彖辞》说:《小畜》,六四之爻居阴位,其余五阳爻和应着它,这是《小畜》的卦象。下卦为乾,乾表示刚健,上为巽,巽表示谦逊。九二、九五居下卦、上卦中位。像君子有刚健、谦逊、正中之德因而获得志通意行之境,前途亨通。“云气密布而终不下雨”,说明云气正上升聚积,“密布于西郊上空”,说明雨水尚停蓄未降。
【原文】《象》曰:风行天上,小畜。君子以懿文德①。
【注释】①懿,《集解》引虞翻曰:“懿,美也。”
【译文】《象辞》说:上卦为巽,巽为风;下卦为乾,乾为天,和风拂地,草木低昂,勃勃滋生,这是小畜的卦象。君子观此卦象,取法催发万物的和风,自励风范,推行德教。
【原文】
初九:复自道①,何其咎?吉。
《象》曰:复其道,其义吉也。
【译文】
初九:由原路返回,有什么灾祸?吉利。
《象辞》说:由原路返回,其含义是吉利。
【注释】
①复,回归。
【原文】
九二:牵复。吉。
《象》曰:牵复,在中①,亦不自失也。
【译文】
九二:牵引着返回,吉利。
《象辞》说:牵引着返回,吉利,因为九二之爻处于下卦中位,像人操行中正,自然不会有错失。
【注译】
①在中,此以九二爻位为据。九二居下卦中位,是得位处中。
【原文】
九三:舆说辐①。夫妻反目②。
《象》曰:夫妻反目,不能正室也③。
【译文】
九三:车子坏了一个轮子。夫妻互相口角。
《象辞》说:夫妻口角,说明不能治理家庭。
【注释】
①舆,车辆。说,同脱。辐,车轮上连接车辋与车毂的直条,这里指车轮。②夫妻反目,犹言夫妻口角。③正,用如动词,使之端正。室,家庭。
【原文】
六四:有孚,血去惕出①,无咎。
《象》曰:有孚,惕出,生合志也②。
【注释】
①孚,古俘字。血,借为恤,忧患。惕,警惕。血(恤)去惕出,犹言忧患虽去,但戒惧不除。②上,读为尚,尚且。合,统一。志,思想,意志。
【译文】
六四:捕获了俘虏,战争危险暂时消除了,但仍须保持警惕,才能没有灾难。
《象辞》说:捕获了俘虏,保持着警惕,说明尚能统一意志。
【原文】
九五:有孚挛如①,富以其邻。
《象》曰:有孚挛如,不独富也。
【译文】
九五:捕获俘虏,串连搁缚,这些对物与邻邑同享。
《象辞》说:捕获俘虏,串连捆缚,财物与邻邑同享,并非一人独享。
【注释】
①孚,古俘字。挛,拘系,捆绑。如,形容词词尾。挛如,拘系相联的样子。
【原文】
上九:既雨既处,尚德载①。妇贞厉。月几望②,君子征,凶。
《象》曰:既雨既处,德积载也③。君子征,凶,有所疑也。
【译文】
上九:久雨新停,还赶得上栽种作物。妇女占得此爻则凶险。夏历某月十四日君子离家出行也有危险。
《象辞》说:久雨新停,未误农时,当能丰登满载。君子离家出行有凶险,因为对充满危险的旅途缺乏了解。
【注释】
①处,停止。德,借为得。载,借为栽。②月望,夏历每月十五日。几,接近。月几望,犹言夏历每月的十四
日。③《象辞》释“德”为得,能够。释“载”如字,即运载。